使用懸輥式水泥制管機制造大口徑、中口徑水泥管,后期的立模工藝步驟是怎么樣的? (1)清模:開啟立模吊出制品后,可采用壓縮空氣及金屬刷清除模板表面,然后涂上隔離劑,最好采用黏附性能較好的乳化隔離劑。 (2)安放鋼筋及預埋件:組裝模板時放入預制鋼筋骨架,骨架上綁有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圈,使鋼筋在模內定位。 (3)混凝土澆灌:一般分3—4層進行,每層澆灌后應進行振動搗實。相鄰腔內混凝土高度差不應超過30~40cm。立模一般采用流動性混合料,坍落度為4~8cm或更大。應采取措施盡量減小澆灌成型時的混凝土分層現象。由于需在短時間內供應大量混凝土,可采用膠帶運輸機、混凝土泵、澆灌車或吊斗作為運送工具。 (4)振動密實:可采用多種方式,如芯模振動、柔性模板振動、底模振動等,也有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或用附著式振動器裝在端部模板上使立模整體振動。振動時間是上層長,底層略短。 (5)養護:由于成型后制品裸露面很小,允許采用快速升溫。養護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制品的厚度、加熱腔的布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及水泥品種等。為了縮短養護周期,也可在澆灌成型過程中提前升溫,將模板預熱至30~40℃,成型完畢后,混凝土溫度可達60~65℃,經1~1.5h即可達95~100℃,養護周期可縮短5~6h。由于立模熱容量大,冷卻時可采用強制措施加速冷卻,提高模板周轉率。
用懸輥式水泥制管機制造水泥管立模工藝過程是什么
上一頁:水泥制管模具不同的三種接口方式優缺點對比
下一頁:水泥制管機廠告訴您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的構